
【達人講堂】從國樂到人類學 - 國樂系
發布日期:2022.11.08 | 發布單位:學務處
姓名:王廷宇
簡歷: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演講目的及內容:
本講座演講80 分鐘,提問20 分鐘,內容重點如下:
1.跨學科的思維轉變
2.人類學學習歷程與田野調查實踐經歷
3.人類學的當代應用
本活動以講座形式辦理,將邀請本系優秀畢業校友王廷宇擔綱主講,並透過Q&A時間,讓學生與講師進行充分交流。講座內容從講師的大學演奏生活起始,談到音樂人類學、民族音樂學課程引發的人類學之旅;後續提到研究所期間展開的田野研究歷程、論文選題,進而談到在學術養成之路上所遇到的挫折困難以及對講者自己的幫助。講者以自身經驗鼓勵同學,忠於自己所做的選擇,勇敢面對挑戰,而不
是讓環境或別人來決定自己的未來與人生。
當日參與學生眾多,發問踴躍。學生對於國樂學習對日後進行研究有什麼關係、研究與金錢如何衡量、該如何準備研究所、國樂的未來發展應該朝向何方…等議題皆深感興趣,講師逐一耐心回答,並提醒學生,學科與術科的訓練都是必要的養分,音樂的旅程也不是只有演奏的選擇。整體而言,當日講座對在場學生應當起到極好的迴響,為同學的未來職涯發展開啟另一扇新視野。
1.聽完這一場演講之後,讓我知道就算是學音樂的人也不是只有音樂一條出路,多去嘗試不一樣的領域,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適合什麼。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老師講的一句話:「一步一步累積,不要思考別人喜不喜歡你的東西。」、「關鍵在於,花時間思考有助於釐清問題,但要花在思考問題解決的方向,而不是花時間焦慮。」,我在學音樂的路上難免會有許多迷惘,思考自己未來是不是一定要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是不是可以拿來當自己謀生的工作。2.這次的展覽跟以前在台藝看到的都不太一樣,沒想到第一次接觸的複數型態展已經是第五場了,從剛開始建構到後來接近完成,整個展場處於一種流動性的狀態,觀眾的介入進而產生了開花結果般的多樣面貌。 我從展覽間的眾多作品中感受到了作品與作品之間的互動與連結性,錄像與實體作品相互呼應、轉化。
2.田野調查的經驗是一輩子的記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身而為人一輩子的學習目標,看到演講者一次又一次輾轉到不同的地方,學習也好、工作也好,從中獲得的經驗與知識是非常難得的。其中有說到,失敗的經驗很不好受,但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沒人知道,「開口說」、「厚臉皮」,是必要的必學的條件。不要害怕「問」這件事情,這樣的狀態只會讓自己繼續內耗甚至可能會更糟,其實真的只有慢慢的調整自己的狀態,坦然、自然的面對人群或是尋求幫助是很重要的。
|
![]() |
講座現場1 | 講座現場2 |
|
![]() |
講座現場3 | 會後大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