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畫組織架構
104-105年度「T型國際文創人才培育旗艦計畫」組織編制乃結合校內相關單位所組成,各層級職責分明,並重視單位間的協調與溝通,以利有效整合資源。本組織由校長擔任計畫總召集人,主要提供諮詢並行督導之責,副校長擔任副總召集人,教務處、學務處、研發處、國際事務處、文創處為執行主體,總計畫辦公室為管考單位,結合行政單位、資源整合單位與各系所教學單位,於計畫執行長指揮下統籌計畫之執行、支援與管考相關事宜。
計畫摘要
104-105年度教學卓越計畫將基於102-103年度計畫執行成果,並呼應教育部「提升就業競爭力、強化學用合一」以及「發展自我定位、打造東亞高教重鎮」之目標,以「培育以藝術為根基,產業經驗與國際思維並重之T型文創人才」為願景,勾勒發展出104-105年度「T型國際文創人才培育旗艦計畫」。本計畫由「分項一:藝術文創人才精實計畫」、「分項二:文創產業人才拔尖計畫」、「分項三:國際文創人才輸出計畫」等計畫構築而成,分別以「優化藝術與文創教學系統」、「深化藝術文創跨域學習」、「打造國際文創交流與產業實務工作室」為目標。
計畫執行目標
文化創意產業可謂 21 世紀全球最具有商業價值和文化內涵的朝陽產業,就連未來學大師艾文.托弗勒(Alvin Toffler)都說:「誰占領了創意的制高點,誰就能控制全球,主宰二十一世紀商業命脈的將是創意。」,也預言「文化創意產業」將成為未來當紅的行業。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每天創造的產值達 220 億美元,並以 5% 左右的速度遞增;在台灣,為因應世界經濟與社會趨勢的變遷,以達提升我國軟實力及產業競爭力之目標,政府自2002年便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納入「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並於2009年通過「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以「環境整備」及「旗艦產業」二大主軸,透過建構文創產業友善之發展環境,推動電視、電影、流行音樂、數位內容、設計及工藝產業等六大旗艦產業發展,致力完成「打造臺灣成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匯流中心」之願景。
計畫組織編制
102-103年度計畫組織編制乃結合校內相關單位所組成(如圖2),各層級職責分明並重視單位間的協調與溝通,以利有效整合資源。本組織由校長擔任計畫總召集人,主要提供諮詢並行督導之責,副校長擔任副總召集人,教務處、學務處、研發處、國際事務處、文創處為執行主體,總計畫辦公室(隸屬於教學發展中心)為執行單位,結合行政單位、資源整合單位與教學單位,於執行長(教務長)指揮下統籌計畫之執行、支援與管考相關事宜。
教學卓越計畫結構圖
本校18個專業系(所)具備多樣化的藝術創作能量,在藝術/設計領域的表現備受肯定,為求藝術教育之學用合一及產業發展。本期教卓旨讓藝術與文創結合,並遂行「跨域整合、拔尖育才」的特色。
達文西典範:多元跨藝卓越計畫
為因應社會變遷,掌握思潮趨勢,契合e化社會之藝術教育發展脈動,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本校),自95學年度起至97學年度,執行「藝職通教學卓越計畫」,冀望兼顧純藝術與應用藝術雙軌發展,並能融合本校美術、表演、傳播、設計與人文五大學院的專業特色,成為培育多元藝術創作人才的搖籃。
之後,本校於98學年度起,接續執行「美育e化教學提升計畫」,針對前一計畫不足處補強提升,其做法之一即成立「藝術專業通識化」教師社群,將十種不同的藝術專業,如戲劇、電影、美術、設計等,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訓練專業教師,使其能引導非專業領域之學生跨域學習,並輔之以經典閱讀、服務學習、品格教育、表達能力、國際觀察,激發人文創新的學習品質。本校現有學術結構清楚的五個學院,有藝術博物館、文物維護中心、東方藝術中心及佔地2.7公頃的文化創意產學園區,結合板橋周圍的在地資源,形成有利的教研條件,在前述已執行計畫的基礎上,進一步創造適合本校且能引領風潮的藝術教育,因此有「達文西典範:多元跨藝卓越計畫」的構思與提出。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全才藝術家,也是能夠引領時代,整合藝術與科學領域的卓越人才,本計畫以「達文西典範」為名,即是取其能夠接納跨領域學科與多元關照的通才人文精神,進而轉化為藝術創作的能量,以這種「多元、跨域、人文、創新」的達文西精神,規畫出一套跨領域整合的教學卓越計畫,實踐教學創新、研究融通的跨界精神,使藝術創作更具多樣性及豐富的人文內涵。本計畫各分項,觸及教學精進、服務學習與職涯輔導、國際交流、跨域創作等議題,在已具備教學層面的基礎上,以「追求卓越、邁向頂尖」作為教學發展的核心動能,朝向鞏固基礎、全面提升的卓越目標。
(1)藝術生涯導航:提供多元的新生揚帆探索活動課程內容、結合社區與學校,並以服務學習營隊與藝術專業服務結合。
具體作法:舉辦新生揚帆探索活動、針對鄰近社區與學校進行文化營造與藝術環境營造、辦理服務隊員培訓與實地服務。
(2)學習提攜揚帆:規劃工作坊、讀書會、擴充執行智慧掌旗手制度,並聘請心理和學習輔導相關專業人員提供諮商輔導服務,以增進預警與轉介學生之困擾解決。
具體作法:持續推動同儕輔導員制度、辦理同儕輔導培訓課程、讀書小組活動、輔導預警學生、舉辦學習輔導工作坊、落實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及生活輔導、建置個管與測驗系統、紓壓中心。
(3)職涯教育啟蒙:成立「學生生涯發展中心」推行各種職涯活動、建立「雙業師友」制度協助學生瞭解職場生態與就業環境。
具體作法:成立「學生生涯發展中心」、建立「雙業師友」制度、舉辦「e動未來」競賽、舉辦「集集樂」競賽。
(4)職場實習體驗:引領學生透過實作練習以體驗產業生態,並在本校文創園區或校外場所進行職場深度實習,以就業博覽會、畢業生流向與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之回饋,作為課程改進之依據。
具體作法:辦理產業初體驗、職場深度行、「藝能世界」就業博覽會活動、進行畢業生流向與雇主滿意度調查。
(1)強化教學發展面:透過教學精進活動,多元化獎勵措施,全面提升教師教學成效,建構優質 教學環境。
具體作法:辦理教師成長講座、成立專業成長社群、教學卓越績優教師遴選、優良網路教學成果獎勵、創新教材教師遴選、優良創作課程教學成果教師遴選、教學評量輔導。
(2)學生學習成效精進:結合教學精進發展與完善的教學助理制度,再透過學生參與校外專業競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成效,投入國際競爭力。
具體作法:推動教學助理TA制度、辦理研習培訓課程、辦理優良教學助理遴選、教師運用TA的宣導與溝通、獎勵學生參與校外專業競賽。
(3)課程設計規劃精進:以課程改革為主軸,聯合3所藝術大學擴展多邊交流,強化雙語學習環境,敞開國際視野大門。
具體作法:推動跨領域課程、舉辦課程論壇、完成課程改革、建立優質外語學習環境、提升國語文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設置東方藝術全英語學程。
(4)跨領域藝術產學實踐: 強調跨域整合,帶領學生進入多元產學學習領域,提供學習管道與實習機會,深度培植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建立優質藝術大學品牌形象。
具體作法:舉辦電影敘事藝術工作坊、跨領域影片創作、建立「設計服務中心」、辦理文創美學商品比賽、舉辦「創意工作研習坊」、舉辦「業師諮詢」活動、舉辦新媒體工作坊。
下分四項產業學程:
(1)藝術商品設計與展銷學程、(2)數位文創產業學程、(3)創意影音製作產業學程、(4)樂舞劇表演產業學程
重要執行策略與具體作法包括:
1. 目標對應政府六項文創旗艦產業內容,課程絕對學用合一。
2. 打破系所界線、跨域整合、強調創意、培育文創專才。
3. 跨域師資團隊(導師團、業師團、標竿團)。
4. 以「專業實務」為導向,加強實習與產學合作,強化就業競爭力。
5. 研發處下設「產學合作發展中心」,強化學程實習輔導與產學合作功能。
6. 推展「境外實習」,加強國際觀;實施「專案實習」,強化產品行銷能力。
下分「1-1多元教學起藝計畫」與「1-2六藝涵養樂活學習計畫」。
前開二項子計畫係以文創基礎打底為精神,於課程改革、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等面向,持續進行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之強化。重要執行策略與具體作法如下:
1. 課程改革‧專業分流:
推動課程品保機制,檢視學生學習成效;鼓勵教師進行課程分流,調整「學術型」與「實務型」課程佔比,致力提供最佳教學品質。
2. 多元升等‧教師精進:
落實教師多元升等制度,發揮教師專長與優勢;培養教師六大專業能力,豐富教師多元視野,提升整體教學效能。
3. 教學支援‧雲端共享:
推動TA培育制度,精進教師優質教學;建立數位教學平台、推動臺藝磨課師MOOCS,完善e化教學環境。
4. 職涯探索‧專業扎根:
落實職涯探索與輔導,協助學生建立個人職涯藍圖;進行雇主滿意度與畢業流向調查,依據社會趨勢進行課程改革。
5. 建置IR‧完善輔導:
建立IR卓越資料庫,並改善預警制度,落實預警前之關懷、追蹤與輔導工作;辦理補救課程、提供心理諮詢,全面提升預警學生接受輔導比例。
6. 就業橋接‧全人發展:
辦理就業博覽會、建立學習歷程與就業資訊平台,提供就業機會與訊息;安排藝術服務學習、鼓勵參與志工服務,落實T型人才的廣博知識面。
下分三項子計畫,分別延續「教學卓越」之奠基工程,從課程與教學、學生與學習、國際化等三個面向,持續提升教學品質、強化學生就業競爭力。
重要執行策略與具體作法如下:
1. 加強學用合一、調整實務課程的質與量。
2. 修正課程學分表,增訂學生校外實習制度、縮短學用落差。
3. 提出試辦學術與實務課程分流,為未來實施學位分流作準備。
4. 落實TA制度,並優先配置實作課程,提升實務教學品質。
5. 加強學生預警制度及輔導機能;確保學生學習成效。
6. 修訂評鑑與升等制度,鼓勵教師參與「產學合作」及輔導學生實習。
7. 加強畢業生流向調查,掌握就業動態,回饋課程與教學。
8. 改善英文教學、加強招收境外學生,並建立獎勵制度,提升國際化。
9.配合拔尖計畫,獎勵學生「境外實習」或參加「國際競賽」。
10. 實施彈性薪資,禮聘國際客座教授。
(1)藝術視野國際化:鼓勵教師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國際教學活動,邀請知名國際客座教授到本校教學,提升師生之國際視野與國際競爭力。
具體作法:選送與補助優秀學生參與國際教學活動、鼓勵並補助校內辦理國際教學活動、推行大師講座、製作國際數位教材。
(2)國際合作交流倍力計畫:增加締結國際姐妹校之數與質,擴大與歐美學術機構之合作交流提升來校的國際知名度與學術地位。
具體作法:提升國際學生招生率、拓增外國學術合作夥伴、推動國際學生大使計畫、建置國際交流網路資訊平台、提供國際交流服務及學習專屬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