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人講堂】厚植傳統-「打」出自己的人生路-國樂系
發布日期:2022.12.02 | 發布單位:學務處
姓名:洪寬倫
簡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
演講目的及內容:
本系學生以演奏專業為主,而當代國樂根植於傳統民間器樂,其對於當代國樂作品的發展更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性。如何讓學生實際了解傳統音樂對於演奏專業的影響與幫助,是極為重要的事。本講座希冀藉由主講者豐富的教學與演奏經歷,親證認識傳統民間音樂對於演奏職涯發展的影響與幫助;並以實際的鑼鼓樂操作為例,引領學生了解傳統民間器樂的靈活運用,是為現今以樂譜演奏為主的學生少有但須具備的能力。
內容重點如下:
1.民間器樂的演奏實踐與活用
2.認識民間器樂對當代演奏的影響
3.器樂教學與演奏職涯發展
執行成效:
本活動以講座結合實際操作的形式辦理,邀請本系優秀畢業校友洪寬倫擔綱主講,講者從自身經歷出發,與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遇到的挫折、大學課程對未來職業演奏、教學生涯,也透過實際的樂器實作,帶領同學認識民間音樂的活性。最後再透過Q&A時間,讓學生與講師進行充分交流。
1.洪老師讓我最有印象的一句話是:「多看書」,本身是升學高中出生再考進臺藝大,對於樂曲的歷史背景及脈絡反而比專業生們來的更看重。在演奏一首曲目時,應該充分理解其背景或是反思背後更深層面的問題,進而幫助演奏者在曲子的詮釋上可以更順利的有進一步不同的想法。 最後洪老師鼓勵大家思考跨領域合作及考研方面的問題,這些正是大學新鮮人面臨人生中的大事情,面對少子化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並且瞭解自身的強項,積極的往那方面前進。
2.這場講座讓我了解了老師一路的學習經歷,從一開始的主修揚琴到後來轉修打擊,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從小主修一個樂器,學了數年也不一定會非常傑出、非常優秀,老師在求學途中換了樂器,後來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我十分敬佩他的努力。我大概小學五年級時有學過大約一年的打擊,因為當時合奏打擊人手不,老師請我去幫忙,學了不久發現其實我自己很喜歡這個樂器,也因當時沒有成績壓力主修壓力,我學得很快樂。大鼓聲音滂薄、馬林巴音色優美、木魚節奏感十足、小鈸小鑼鏗鏘有力,所有樂器的深深吸引我,希望我以後還有機會重拾這些打擊樂器。
|
![]() |
講座現場 | 學生示範操作 |
|
![]() |
QA時間 | 講者與同學大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