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果發表會】110-1多元學習課程「聲音藝術與新媒體跨域課程」成果發表:Face to Noise 雜訊真實
發布日期:2022.01.10 | 發布單位:聲響藝術實驗中心
▲ 成果發表因故延期,預計延至2022年3月辦理,確切活動日期將擇日公布,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Face to Noise 雜訊真實//+
電子學中,「雜訊Noise」意指訊號在傳輸過程中受到外在能量的干擾(如雜散電磁場)所產生的失真現象,來源除了來自系統外部,亦有可能由接收系統本身產生,雜訊通常會造成訊號的失真,導致資訊傳輸的扭曲與錯誤。
現代人在科技應用下,生活無處不依賴各種遠端無線的資訊流傳輸,社群媒體與元宇宙的應用趨勢,使人與人的溝通從面對面的真實接觸,到如今運用大量科技以達成自身思想與行為的數位轉譯,礙於訊流傳遞的技術限制,人們也已逐漸遺失趨向真實的聲音與面貌、溫度或人情,轉而以數據與符號所組成的「臉」來展示與遞送真實,卻同時無力防備訊流傳輸過程當中所發生的變形、干擾,與失真。
本次臺藝大聲響藝術實驗中心「聲音藝術與新媒體跨域」課程成果發表策展主題【Face to Noise 雜訊真實】,鼓勵學員直面經由科技符碼所建構的失真的自我,經由聲響為主軸的創作概念與技法,梳理真實自我與科技幻我之間的差異。作品鼓勵應用真實的空間加乘虛擬的聲場進行現場演出,並結合現場性的身體表演、實驗電聲、Ambisonics多聲道、音像創作..等,多元形式與創作方法來展現作品成果。
░ 策展 / 指導:謝瀞瑩
░ 創作者:湯玳、王信翔、林家佑、韓詠竹、侯佳妤、張語昕
░ 手作電聲教學:Robben Geier
░ 課程助理、海報設計:黃紫瑜
✪ 免費入場,歡迎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