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活動花絮> 【課程紀錄】肢體藝術實驗中心110-2多元課程《走出教室交朋友》工作坊

活動花絮

【課程紀錄】肢體藝術實驗中心110-2多元課程《走出教室交朋友》工作坊

發布日期:2022.04.20 | 發布單位:肢體藝術實驗中心

課程名稱:
走出教室交朋友
 
課程時間:
111年2月12日-111年3月26日
 
授課教師:
校師:蔡佾玲老師
業師:貢幼穎型樂園負責人
           
教學目標:
本堂課的設計主要奠基於「關係美學」、「社會參與藝術」兩種當代藝術觀念。本課師資貢幼穎,於2012年成立非營利演藝團體「原型樂園」,這幾年以上述兩種概念與實踐當中所強調的「社會行動」、「介入真實」,策劃執行了十數檔迥異於黑箱戲劇的展演計畫或工作坊活動。這些計畫鼓勵戲劇工作者與非藝文背景素人互動,而籌備的過程與最後的呈現,大都發生在日常公共空間,或邀請常民共同創作並擔任展演者。
 
授課方式:
本課程將以三種形式進行:演講、隨堂練習、教室外實作。除將引介上述的藝術觀念、原型樂園的展演的幕後製作細節,也將利用其他國内外藝術家的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期能開展同學對藝術的多元想像,以及實作時的靈活度。課程希望同學實際體會及處理此類展演製作中可能會發生的大小事,因此將要求同學實際規劃、籌備、創作、呈現一檔約十分鐘的迷你展演,且此展演發生在教室之外的真實日常空間。展演將從學生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同學們分組後,需從校園或外圍環境中,找到一位自己與其已有數次互動之非學術單位人士,意即:非老師、非助教、非學生,可能是:圖書館職員、清潔校工、早餐店阿姨、固定來遛狗的社區居民等。每組同學邀請一位此類人士,將其視為迷你展演的共同創作者,得到他的同意,與他互動工作。同學之前與該位人士的互動模式、來往規則、人際關係等,將是創作的素材或是靈感出發點,也就是「介入」的切面。最後一堂課,每組同學須輪流呈現與該位人士合作的迷你展演,本堂課他組同學擔任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