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兩岸·春青逐夢 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
發布日期:2015.10.14 | 發布單位:國際處
本系由林秀貞主任帶隊以及王廣生、曾照薰兩位教授率領24位學生赴廈門參加「海峽兩岸·春青逐夢-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特別規劃與安排精緻藝術作品參賽,展現臺灣舞蹈藝術教育的成果與發展。
本屆大賽來自福建、臺灣、上海、吉林、陝西、河北、湖南等28所高校,73件舞蹈作品,本系作品《Elements》、《印象山林》更獲得群舞表演金獎;《情末》《對峙》也獲得多項獎座。
由王廣生教授擔任論壇主講人,發表了「臺灣原住民舞蹈再詮釋」,結合其創作獲獎作品《印象山林》展現論述,談論多年來對於原住民舞蹈研究,由親身采風、創作體驗,述論原住民舞蹈特色,更親身示範,帶領全體學員一同踏歌起舞。
藉由此次交流活動,共同推動海峽兩岸舞蹈事業的繁榮發展,期望提升本校師生國際交流的深度與觀度,並開拓更寬廣的視野與國際觀。
活動宗旨與目的
為推廣國際藝術文化交流,並藉由藝術展演活動,達到推動國民外交之目的舞蹈學系組團參加「海峽兩岸·春青逐夢-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舞蹈大賽」。
特別規劃與安排精緻藝術作品參賽,展現臺灣舞蹈藝術教育的成果與發展,開拓學生創作能力,將臺灣藝術大學之展演能力與專業素養推廣至國際;增加廣闊的視野、深度,增進國際藝術文化之交流;更推動舞蹈藝術互動與繁榮發展至國際各角落。
學生心得-劉芳瑀
很高興有這次跟系上出國演出的機會,應該也是我最後一次跟著系上出國。從開始排練到出國演出只有兩週時間,要用很短的時間有效率的將二十幾個人的大舞碼練好真的很挑戰。我們用暑訓及年度展剩餘時間排練,隊形的整齊度、道具的統一性、包括戴上頭飾後的角度,都必須整齊劃一,除了整齊度之外,這支舞碼最重要的就是舞蹈氛圍要非常歡樂,雖然我去年曾經表演過這支舞碼,但舞蹈氛圍真的會因詮釋的舞者不同而有不同展現,這也是這次非常棘手的問題。我在這當中也跟學弟妹不斷提醒「表演性」,將原住民舞蹈精神傳承給學弟妹。
這次令人難忘的部分除了與一群學弟妹跳舞之外,就是我與一位學姊擔任帶隊學姊,真是一項重責大任!所有表演事務和生活瑣事都是我們要負責。第一次帶領一群人出國真的相當緊張,怕出意外,怕耽誤到行程,身兼舞者與帶隊,壓力很大。在廈門演出時,都很晚才休息,兩個人遇到困難,相互討論,互相幫助,讓在廈門的活動可以順利進行。
兩岸交流的相關活動是我最喜歡參與的,「以舞會友」,可以認識到不同的地區的文化,了解在舞蹈領域不同的迷人之處,不同地區的舞蹈特色也誤不一樣,除此之外,還能從活動中交到不同地方的朋友以舞蹈認識世界。這次的兩岸交流比賽,除了舞蹈技巧的較勁外,也有舞蹈知識上的交流,舞蹈論壇打開我們的視野,也讓我們更清楚及清晰的認識自己國家的舞蹈「原住民舞蹈」。
真的感謝學校給我機會,讓我參與,讓我用舞蹈認識世界,並用我最愛的舞蹈讓世界認識臺灣!
學生心得-謝姵寧
這一趟廈門行裡,我的身份不再只是單純的舞者,還兼任行政事務工作及排練,更讓我覺得挑戰的事是帶學弟妹出國,這次不像以往都還有助教同行,所以不能丟掉任何一個孩子,因此在出發前必須不斷地確認再確認,我們到金門與廈門的接應及行程,因為計劃總是趕不及變化。
一行人大箱小箱,浩浩蕩蕩地到達廈門,緊接著的就是著裝走位,晚上第一場的比賽,參加當晚比賽的有<情末>及<Elements>,而我們坐在台下觀賞其他隊伍的演出,隔日一大早比賽的舞碼有<對峙>及<印象山林>,我們的學生總是在自己的小天地裡跳舞,跳自己開心、喜歡的舞,該看看別人對於自己國家的文化是如何傳承及重視的,而不是拼命的接收新的文化而將自己的文化給捨棄了,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創新又能保有自己的文化,讓自己國家的文化更有價值。
從開排到出國只有短短的兩個星期,而每個同學還有其他活動及演出排練正同時進行著,所以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最有效率的事,看見大家在排練過程中,會找方法來解決問題並且互相幫忙,這樣的成長與改變,也讓我替他們感到欣慰,因為這就是一種傳承,未來他們也有機會帶領學弟妹出國,也會將這一種情感相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