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深耕臺藝( 109年主冊成果)

發佈日期 : 2021-07-22

深耕臺藝( 109年主冊成果)

  • 深耕面向: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 計畫目標:開設創新與創業課程及學生學習成效
  • 計畫概要:

        強化產學合作,工作室積極與文創產業合作,由指導老師協助輔導團隊成員與業師做諮詢及技術指導,並提供三創課程,鼓勵學生模擬創業,幫助學生於在校時期精進自我學習與產業接軌能力,不再受限於學院與系所課程框架、突破傳統授課方式,以拔擢文創產業特色菁英為目標。

  • 執行成果:

        109年扶植12組團隊,產出34件作品,文創工作室之運行,讓學生能於在校期間落實學用合一、集結職場團隊運作,並產出實務成果,進而提升學生就業與創業競爭力,而此專案成果於剝皮寮歷史街區演藝廳,展現出工作室之文創能量。109年度延續性團隊於108年計畫之成果優秀且具有市場潛力,今年參與國際展覽(Pop Up Asia)的機會,是為成果展示的一環。透過國際展覽,使其增加國內行銷通路及平台,提高學生品牌曝光度。帶領學生參加國際商業展覽,並非單純的創作展覽,透過消費者市場的真實回饋,進一步地讓學生的產品實際面對國際市場,接受市場的嚴苛考驗,並瞭解目前市場的趨勢與脈動。

 

甘樂文創的聚落平台

企劃撰寫工作坊

剝皮寮歷史街區成果展覽

剝皮寮歷史街區參展貴賓大合照

 

  • 深耕面向:發展學校特色
  • 計畫目標:中心發展
  • 計畫概要: 
  1. 文物維護研究中心:結合傳統工藝技術與文化資產之保存修護專業之雙核心,以古蹟藝術修護學系與文物維護研究中心為實踐,,以提升學生之專業知識與技術。基於傳統工藝技能與學識基礎上擴大產業效應,並帶動地區性學術基礎與產官學界合作,帶動歷史文化與保存傳統工藝之能量。
  2. 影像科技教學中心:以多元藝術跨域科技實驗發展為主軸,將「研究創新、教學培育、行銷推廣」作為策略目標,規劃、執行各項藝術與科技跨域實驗計畫,鍵接「產、官、學、研」結盟與合作,統籌推動年度目標與方案,提升本校於藝術人文與科技產研領域上之量能創發,期許打造科技藝術結合「教、研、展、演、映、論」之學創中心暨國際平臺。
  3. 聲響藝術實驗中心:近年本校舉辦各式藝術與科技結合的複合展演,發展音樂科技研究,邀請國際知名藝術家及音樂研究中心來校交流,以音樂創作及演奏為核心,多軸發展國際藝術展演趨勢,使本校走在國際藝術發展的尖端,包含兩個領域,分別為「音樂聲響科技」與「數位應用音樂」。
  • 執行成果:
  1. 文物維護研究中心:購置文物有機材料分析設備,有效提升本校之保存科學分析能力;而經常門部分共計執行10項子計畫,其達成率皆為100%。有效提升學生學習之專業度、時效性,切合產官學界之需求,建構北臺灣有形文化資產之材料銀行,並且獲得官方認可,並開設多元課程培育專業文物人才。
  2. 影像科技教學中心:本年度計開設3門多元學習課程、2場科技藝術展演活動,並承接3項產學研究計畫,分別為「以擴增實境技術建構遊戲化場館導覽系統」、「海外人權救援特展──展覽內容蒐整曁展示設計採購案」及「5G智慧展演潛力場域發展藍圖」研究案。
  3. 聲響藝術實驗中心:本年度計開設4門多元學習課程、2場成果發表,並辦理專家講座,授課內容吸引各學院系學生作品表現出跨領域多元創作,亦可促進不同系所合作創作,達到互助互益。

文物修護材料研究與開發計畫

建置古蹟修護材料銀行

Fulldome圓頂投影工作坊

《U+617E_v2.∞》 慾 - 機械手臂與默劇表演

在靜謐與喧鬧之間成果發表

聲響劇場成果發表

 

  • 深耕面向:發展學校特色
  • 計畫目標:學術研究及教師升等、發展臺灣藝術智庫
  • 計畫概要:

        由於本校長期學風以創作為主,學術研究風氣相對不興盛,為扭轉此一現象,在既有深厚的創作能量基礎上持續加強推動學術研究,透過計畫競賽培育各領域高階人才,結合跨領域講座、工作坊及教師專業成長社群,使學生成為學術與實作並行之優秀人才,並協助本校教師精進研究品質,使本校成為藝術與人文學術的研究重鎮,並在國際化及產官學合作中產生實質、有效的鏈結。

  • 執行成果:

        本年度「藝術星火計畫」共獎勵14位優秀博碩士生,獲獎同學於各領域中表現優異並屢獲殊榮。累積成果共產出生物藝術裝置1件、工藝作品1系列、短片2支、公開演出4場、參與研討會9場、發表研究論文10篇。本計畫所獎勵之生物藝術裝置及工藝作品更因深耕計畫之經費挹注,順利獲取國內外展會獎項及展出機會,未來預計將持續積極輔助各項成果投件於不同學術平台與公開競賽。本年度計辦理14場研究計畫撰寫講座暨工作坊,以「科技藝術」為主題規劃一系列講座,探索人文藝術和科技的互動,鼓勵師生們嘗試不同的創作媒材,進一步衍伸出跨領域創作更多元的發展,多場活動亦在校長及副校長的參與下增色不少。

        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成立5大專業研究群組今年共辦理20場辦理跨藝、跨域講座、工作坊、論壇及學術研討會等活動,超過年度目標值200%。部分活動同時首次嘗試使用線上直播軟體,讓更多觀眾遠距參與,使今年各場活動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也能順利如期舉行。藝術史與藝術理論跨領域研究群組於今年底出版「中心學:北投移民村地景攝影計畫=Heartvillage.jpeg」書籍,以攝影作為藝術參與社會的工具,深入研究藝術在台灣村落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它的異質性,展現出不同的閱讀觀點。藝術專業詞彙研究群組經由群內教師的專業彙集(翻譯、藝術學、美學、哲學思辨、華語等),在109年展開辭彙專書資料彙編撰寫的第一步,並於今年底完成20個詞彙蒐集。

曾于真計畫成果展

《道程ˍ路與那些路上發生的展覽創作計畫》

徐乙文畢業製作《謐》

以科技點亮藝術系列講座活動

影視傳播與數位科技跨領域研究群組

 

  • 深耕面向:發展學校特色
  • 計畫目標:大臺北藝術節
  • 計畫概要:

        文化治理在先進國家之都會一直扮演樞紐角色,文藝機構建置自然是城市發展很重要的指標條件,因此臺藝大營繕建設臺藝表演廳成為國際級專業表演藝術館廳,進一步建制完善的劇院管理機制,相信再加上優質的演出內容規劃,定能回饋大臺北地區的文化生活場域,成為藝術教育政策的新指標。自2016年起,臺藝大每年規劃藝術節活動,已成為板橋地區一大特色。

  • 執行成果:

        本年度執行藝術節,共計5檔節目7場演出、7場工作坊、深耕區域與偏鄉18團,參加多元實習共369人次,整體總受惠人次達4,895人。

  1. 經營臺藝大藝術品牌: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自105年開始至今,邀演節目計有35檔51場演出,每年邀集世界各國藝術團隊及藝術節匯集臺藝表演廳,引進當代國際表演藝術潮流。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國際團隊無法前來,我們因應世界局勢變化,重新規劃節目內容,將目光聚焦臺藝,邀請了表演藝術學院、舞蹈系、音樂系、國樂系及戲劇系校友團體「栢優座」展現臺藝大表演藝術豐沛的藝術能量。
  2. 藝術教育推廣:
    舉辦藝術教育推廣專場《國樂萬花筒》為大觀藝術教育園區、偏鄉弱勢國中小學學生設計專場演出,從樂器知識介紹、演出內容介紹、節目演出等面向,以藝術教育推廣實踐臺灣藝術大學作為藝術高等學府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實現藝術扎根,希望他們能進到劇場,體驗表演藝術臨場帶來的美好與感動。
  3. 多元實習文化新手培力: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是薈萃全校師生精華與軟硬體打造而成,戮力於產學接軌,善用館廳設備製造多元實習機會,提升學生專業實習機會,新手培力成豐碩。在藝術節籌畫期間規劃行政實習、部落格小編實習、行銷宣傳實習共計30人次參加;演出活動前臺服務實習共計237人次參加;後臺技術協助實習共計102人次,總計369人次參與藝術節實習。

 

宣傳-校慶快閃(舞蹈系)

栢優座大師班-戲曲身體的當代應用與實作

剝皮寮歷史街區辦理成果展覽

嗩吶名家林子由與台藝大國樂團連袂演出

瀏覽數: